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荣宏君、岳南分享“张伯驹与文史大师们”

来源:中国作家网 发布时间:2023-07-28 10:07:0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让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再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而我们有幸还能在故宫博物院一窥真迹,有赖于一个人的的收藏与捐赠,他正是张伯驹。7月27日,作家、文化学者荣宏君携新作《翰墨传奇:张伯驹与故宫国宝》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与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进行了一场深度自由谈。

活动现场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他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曾买下中国传世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7件之多,被称“天下第一藏”。

《翰墨传奇:张伯驹与故宫国宝》以张伯驹收藏的国宝为切入点,重点讲述鲜为人知的故宫国宝背后的故事,以及张伯驹不惜代价、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故宫文物珍品的爱国至诚。

针对网络上流传的“故宫国宝有一半是张伯驹捐赠的”这一观点,荣宏君进行了澄清,他说:“从数量上来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故宫国宝有100多万件。但张伯驹先生收藏有一个特点,就是买最贵、最好的,掐尖收藏,从质量上来说,张伯驹收藏占故宫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谈到文物考古与历史的关系,岳南老师表示,我们的历史,如果不去挖掘的话,就只能深埋地下了,而通过拓片、骨头等回顾一下,我们就可以接近历史的原貌。书画藏品作为文物,也同样承载着对历史的记录和反证之功用。

荣宏君说:“夏商周为什么要考证青铜器?就是反证历史,跟绘画一样,在书画上残存、保留的信息证明着当时的历史。像陆机的《平复帖》,属于章草书画,它的重要性在于见证了中国文字发展的重大变化,从隶书到草书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书法体就是章草,而且陆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文学家,章草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因为章草非常生涩,留存的时间就是80年左右,我们通过这件书画作品,能看到有血有肉的陆机,了解到两晋文化,魏晋风流,通过文字又反证了我们的文字史,这也彰显了书画证实历史的重要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