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究竟是不是真的像传闻中一样厉害呢?接下来要说的这个人是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曾靠两招打败霍元甲,说到他的名字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张三甲。
张三甲的习武之路张三甲出身于武术世家,1876年生人。当时的晚清政府其实已经比较落败了,所以即便是张三甲出身不凡,他的父亲等人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但家里仍旧是比较贫寒的,勉强能够凭本事果腹而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能在乱世之中有个谋生的手段,张三甲从小也跟着父亲学艺。好在他自己对于武术也是颇为喜爱的,所以张三甲的习武之路虽然艰辛但也不算难熬。
逐渐的,张三甲的年纪不断增长,随着增长的还有他武术方面的造诣。他的父亲的毕生所学都已经传授给了他,不管是刀枪剑戟还是斧钺钩叉,张三甲都能耍的有模有样。等到张三甲十五岁那年,在十里八乡都是小有名气的武学神童了,附近的武者也都不是他的对手。张三甲的父亲渐渐地也没有什么能够传授给他的了,更何况他看出张三甲在武学方面不会止步于此,于是张三甲也开始寻找更厉害的师傅了。
在父亲的引荐下,张三甲拜访了周边的许多名师,最终决定跟随安万杰学习武艺。安万杰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武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一套洪家拳刷起来仍旧是虎虎生风。张三甲跟着这位师傅学习了不少,如今的他不仅仅学会了各式各样的兵器,即便是手无寸铁,洪家拳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安万杰毕竟年纪摆在那里,能够教张三甲的时间也不多了。于是他便将张三甲推荐给了更加有名气的杨盛朝。
杨盛朝在武艺界也是颇具盛名,桃李满天下的,许多在武艺方面有造诣的年轻人都希望拜在杨盛朝的门下。杨盛朝弟子们一开始看张三甲出身实在太过微寒,于是对他常常出言不逊,看不起这个穷小子。但是杨盛朝却看出了张三甲的武学天赋,他破例收了张三甲为徒。张三甲也十分争气,虽然出身不好,但是学习武功却是一等一的棒。就这样,张三甲跟着杨盛朝学习了骑马狩猎的技术,还学习了舞大刀。
张三甲被钦点为武状元人们都说清军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这话一点也不假。张三甲跟着杨盛朝学习了十分精湛的狩猎技术,随后他便被师傅推荐去考取功名,为国泰民安尽一份力量。
张三甲也是心怀天下的,他听从了师傅的建议,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就是在这次考试中,张三甲在武学方面的造诣被恭亲王看重,后者便将其收入了麾下。张三甲认为自己一个穷武生,如果单凭自己的话,那很可能会在考试的时候被人暗算,而且没人举荐的话自己也很难出头。
也是有了这么一个实力强劲的靠山,张三甲一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他将一把180斤的大刀在众人面前耍的风生水起,就连皇帝都看呆了。张三甲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光绪帝在看完他的实力之后果断的钦点其为武状元。就这样,张三甲一战成名了。一朝成名天下知,此后张三甲的名号算是打出去了,每天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
张三甲和霍元甲之间的较量张三甲的声名大噪同样引起了霍元甲的注意,于是他们二人之间便有了一场较量。张三甲虽然武艺高强,但是论辈分,他是霍元甲的晚辈。所以在比武的时候张三甲也要保持着晚辈对于前辈的一份尊重和敬意。
于是在他们开始比武之初,二人就约定好,张三甲站在原地不动,霍元甲使出三招,如果能在三招之内将张三甲击退的话,那么就是霍元甲胜利。反之,就是张三甲胜利。
比武开始之后,张三甲便站在原地不动了。霍元甲这时趁其不备,一脚踢了过去。这一脚的力量可不容小觑,但是张三甲站在原地就是“站如松,定如钟”,丝毫不动一分。这下霍元甲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尴尬,毕竟自己在武学方面也是很有盛名的,如今却打不动一个晚辈。众目睽睽之下,让自己的脸往哪里搁?
于是霍元甲便让张三甲自己动手,二人要展开真正的较量了。谁知道张三甲仅仅出了一招,霍元甲就被打出到了几米开外,这下霍元甲更是觉得没面子,于是二人就结束了这场比武。就这样,张三甲与霍元甲之间比五的事情传开之后,张三甲的名声更响亮了。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能够将武学奇才霍元甲都打败的人该是何等的威武?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武艺高强的人,却被光绪帝封为了御前侍卫,只能终身陪伴在皇帝左右。而目睹了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之后,张三甲也选择了辞官还乡,因为他真正的愿望是征战沙场,拯救天下黎民苍生,而不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结语
不得不说,张三甲不仅仅有武林中人的高超武艺,还有心怀家国天下的报国情怀。这样一位武艺高强的人,在当时那个乱世之中却没有为朝廷所用,这也是为什么清政府最终覆灭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张三甲有着光辉的历史事迹,但是生不逢时的他并没有能够在乱世之中大展拳脚。这也是张三甲的一个遗憾,曾经的武状元只能抱憾终生了。不过他的英雄气概和事迹却会始终被后人流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