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天天百事通!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2-15 22:52:58


(资料图片)

哈喽 小伙伴们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方面的一些说法,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的相关内容。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1.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这就意味着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的,最早的时候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大多数都是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身体的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到现在都是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方式。

2.踏青

又叫春游,古代的时候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都会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的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的社会。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起源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就是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于是就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就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 更多>>